http://www.staynight.com/top.html
《Fate/Stay Night》,為著名的H-Game改編的動畫作品,廣為認可的中文譯名為《菲特/晚上留下來》,故事描述著「近戰魔導師」菲特‧特斯塔羅莎和「砲擊魔導師」高町奈葉不為人知的夜生活,由於畫面過於激情而被列為一級限制級節目……
以上大噓
回正題
《Fate/Stay Night》,為著名的H-Game改編的動畫作品,夾雜著神話色彩如同英雄史詩般壯烈的劇情,同時包含著校園愛情故事等等的多元性傳奇故事,在近年的H-Game界相當受歡迎,因此動畫作品也格外備受矚目。
故事的開始,是由一場「聖杯戰爭」的比賽開始
被聖杯所挑選上的七名Master,與七名被召喚出來的Servant訂定契約,互相爭戰以取得聖杯為目標,當所有的Servant被消去,最後一個取得聖杯的那一組Servant和Master將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以傳說英靈之身被聖杯召喚出來的七名Servant,在這場聖杯戰中被分為了七個職階,以靈體的狀態服侍著主人。代表著主從的關係,從訂定契約開始,每位主人的手上都會出現三道咒令,藉由咒令主人可強制從者服從命令,但代價是咒令每用過一次就會消失一個,咒令用光或從者被擊敗的主人將失去參賽資格。
主角衛宮士郎,在十年前第四次聖杯戰爭造成的大火中失去了親人,被魔術師衛宮切嗣扶養長大,雖擁有基礎的「強化」魔術,卻完全是個魔術大外行,被被敵人追殺的偶然間召喚出被稱為最強的從者-Saber。
不過因為士郎能力過低,使得Saber無法靈體化,能力大為下降,加上士郎不願Saber自己投入戰爭的反覆想法,使得這對Master和Servant成為一種很奇特的組合。
聖杯,本意為最後的晚餐中盛裝耶穌的鮮血的聖餐杯,不過在本作中的聖杯似乎與史實沒有關係,儘管在其他的亞瑟王傳說中也曾提到亞瑟王終其一身最大目標便是尋找到聖杯,但本作的聖杯設定實在是與以上所提差距甚遠,當然也更不會是抹大拉的瑪莉亞的遺骸XD。
本作中的聖杯以靈體的方式出現,主動展開了聖杯戰爭,當七組參賽者中最後的勝者觸碰到這個聖杯之後,將能實現一己的願望。
──────────────────────────────────
Saber(劍士):
真實身分為傳說中拔出石中劍,領導圓桌騎士統一不列巔群島的英格蘭之王-亞瑟王。在眾所皆知的亞瑟王傳說中的認知中,亞瑟王是男性,不過Saber卻是女性的,穿著王的盔甲挺立於大草原中央領導整支的軍隊,這個違和感實在是…………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A2%E3%83%BC%E3%82%B5%E3%83%BC%E7%8E%8B
Saber的寶具-Excalibour,常見的譯名為契約勝利之劍,一般人常會將此劍與石中劍混淆在一起,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傳說中亞瑟王拔起石中劍Calibour後成為英格蘭之王,不過Calibour卻在與King Pellinore的對決中被折斷。Excalibour則為亞瑟王在妖精國度Avalon中從妖精女王手中所獲得的聖劍,傳說中只要Excalibour帶著刀鞘,持有者就會受到保護不會流血。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A8%E3%82%AF%E3%82%B9%E3%82%AB%E3%83%AA%E3%83%90%E3%83%BC
──────────────────────────────────
Archer(弓兵):
雖為弓兵,但是最擅長拿的武器卻是兩把黑白銅劍「干將」與「莫邪」,深色的皮膚、白色的頭髮、健壯的身體,這個外表怎麼感覺像格鬥天王的古力查利度XD。在對Berserker一戰中壯烈犧牲,真實身分目前仍不詳,但根據小道消息他其實是未來的………………
「干將」與「莫邪」,眾所皆知是春秋戰國時代著名鐵匠干將所鑄的銅劍,只是干將與莫邪實際是兩把長劍,在本作中被形容成了兩把短刀,此為與史實不符之處,雖然真實的干將與莫邪目前也仍未有明確的考古證據。
在對Berserker一戰中Archer所吟誦的兩句台詞,據說是刻在干將與莫邪的刀身上的語句,以下全文。但本人找到以下語句的出處都是在與Fate/Stay Night相關之地,因此是否干將與莫邪上真有刻著以下語句仍有待考證。
鶴翼不欠落,
心技至泰山,
心技渡黃河,
唯名納別天,
兩雄俱別命,
兩雄共命別。
在對Berserker一戰中,Archer所吟唱的咒文,正代表著自己的心境,一生燃燒在熾熱的火焰之中,天空轉動著命運的齒輪,一望無盡的荒野插滿無法計數的劍刃。不過英文和日譯的意思相差了天南地北,這是怎麼回事?
[b]I am the bone of my sword.[/b]
吾為所持劍之骨
体は剣で出来ている
身由劍所成
[b]Steel is my body, and fire is my blood.[/b]
鋼鐵為身 而火焰為血
血潮は鉄で 心は硝子。
血潮如鐵 心如玻璃
[b]I have created over a thousand blades. [/b]
所創劍戟已達千數
幾たびの戦場を越えて不敗。
縱橫多少沙場不曾落敗
[b]Unknown to Death. [/b]
不知死亡
ただの一度も敗走はなく、
未曾遭逢敗退
[b]Nor known to Life. [/b]
亦不知生命
ただの一度も理解されない。
未曾為人理解
[b]Have withstood pain to create weapons.[/b]
忍痛創造諸多武器
彼の者は常に独り 剣の丘で勝利に酔う。
他常孤獨一人 於劍丘上沉醉勝利
[b]Yet, those hands will never hold anything.[/b]
然而,武者有的只有須無
故に、生涯に意味はなく。
因此 生涯毫無意義
[b]So as I pray, unlimited blade works.[/b]
故如我所求 無限之劍製
その体は、きっと剣で出来ていた。
其身 必由劍所成
「如你所見,你所挑戰的是無限刀劍!」
「劍戟的至高境界!」
「大膽放馬過來吧。」
──────────────────────────────────
Lancer(槍兵)
與Archer的紅色相對的藍色,看起來就貌似Archer的競爭對手,只可惜目前僅與Archer對戰一場就沒再登場了。其真實身分為愛爾蘭神話中半神半人的英雄Cú Chulainn,忠於Ulster國王Conchobar的最偉大戰士。母親為Conchobar的妹妹Deichtine,父親則是太陽神Lugh,所以才被稱為「光之御子」。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AF%E3%83%BC%E3%83%BB%E3%83%95%E3%83%BC%E3%83%AA%E3%83%B3
Gáe Bolg,為海中巨獸之骨所製成,據說刺進敵人體內之後會分裂出三十根尖刺將敵人刺穿。本作中這把長槍所擁有的是「倒因為果」的能力,先決定刺中敵人的心臟的結果,攻擊過程只是為此結果之舉證,不管往哪刺最後一定會命中,躲過此招的方法唯有抵銷死亡的強運。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B2%E3%82%A4%E3%83%9C%E3%83%AB%E3%82%B0
Lancer你的戲份真少……
Berserker(狂戰士)
被譽為最強之敵,輕鬆揮舞手上的巨斧威脅眾從者數話之有而屹立不搖的黑色巨人。真實身分為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Heracles,由於曾立下十二項功績,因此在本作中擁有名為「十二項試煉」的必殺寶具,原本身體就如同鋼鐵銅牆般堅硬的Berserker,必須殺十二次才會真正死去。其十二項功績分別是:
‧殺掉尼米亞猛獅
‧殺掉勒尼安的海德拉
‧捕獲阿爾忒彌斯的刻律涅牝鹿
‧活捉厄律曼托斯山上的野豬 (Erymanthian Boar)
‧清洗奧吉亞斯的牛廄
‧殺掉斯廷法羅斯湖怪鳥
‧制服克里特島上的公牛
‧制服狄俄墨得斯的食肉馬 (Mares of Diomedes)
‧奪取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的腰帶 (Girdle of Hippolyte)
‧牽回巨人革律翁的牛群 (Cattle of Geryon)
‧摘取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蘋果 (Apples of the Hesperides)
‧活捉哈得斯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8%E3%83%A9%E3%82%AF%E3%83%AC%E3%82%B9
Rider(騎兵)
真實身分不詳,根據Saber的說法,能操控幻想種的Rider必定是反英雄的存在。擅長鐵鍊及釘錐攻擊,本身力量雖不強,但靠著所持寶具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臉上戴著看起來像是瞄準器的護目鏡,讓人不由得會想起原子小金剛中的炸彈魔加藤的外貌。
Assassin(暗殺者)
真實身分為佐佐木小次郎,為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與宮本武藏對峙的巖流天才劍術師,獨創自己的流派「巖流」與祕劍「燕返」,以手上約三尺二寸的長刀聞名。可惜在巖流島一戰中,小次郎無法發揮刀長的優勢,在未揮出「燕返」前就被武藏擊敗了。本作中是唯一一個沒有持有寶具的從者,靠著自己貨真價實的劍術與其他從者對峙。 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D%90%E3%80%85%E6%9C%A8%E5%B0%8F%E6%AC%A1%E9%83%8E
第十九話出現了莫名其妙的金銀財寶黃金聖衣王者
那個髮型我還以為是Lancer跑去COS成黃金之王XD